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令节气与健康
新闻发布会
问&答(二)
时令节气
健康养生
疾病防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0月8日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06
极目新闻记者: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请问高血压与哪些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谢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张宇辉:
谢谢您的提问。高血压目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以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正好今天也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全国高血压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高血压不但是血压本身所带来的危害,更会引起包括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以及带来心血管风险。以导致心脏的改变为例,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室肥厚,以及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的下降,进而导致心力衰竭。我国心力衰竭的患者60%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不但是要关注血压本身,更多的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也关注整体的靶器官受损和降低整体的心血管风险。
高血压在确诊之后,我们需要全面的检查,不但是进行血压水平评估,也要监测血糖、血脂,以及常规的一些检查,同时还要进行受累靶器官损伤方面的检查,以及合并的临床情况的评估。我们评估血压水平以进行分级,同时评估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心血管风险以进行分期,结合这些来进行综合的治疗。高血压所导致的靶器官损伤在初期如果积极的给予降压治疗,是可以逆转这些靶器官损伤的,比如说可以逆转高血压所导致的心室肥厚。如果长期的高血压会带来器官不可逆的损伤,给予积极的血压控制,也会延缓靶器官的损伤。谢谢。
07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自古民间就有“秋燥”的说法,请问从中医角度如何理解“秋燥”?在此秋冬交际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养生来预防秋燥?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任医师 仝小林:
谢谢您的提问。“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整个气温下降,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燥胜则干”,所以到秋天的时候我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各种症状,包括刚才童院长讲的过敏性鼻炎也多了。这时候就需要养阴和润燥。怎么养阴呢?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其次向大家介绍一下清代的瘟病学家吴鞠通的一个可以用于缓解“秋燥”的“五汁饮”,本来这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缓解“秋燥”的时候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来比较方便。包含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都可以放在一块榨汁,榨汁之后直接喝,也可以兑一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之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如果搞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的饮料。谢谢。
08
央广网记者: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我这个问题想给到李文英李老师,据了解,李老师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经历,请问您是如何解决的?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您成功减重的经验?谢谢。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群众 李文英: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李文英,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之前我在学校工作,忙碌的工作让我忽略了减肥运动,白天忙得顾不上吃饭,晚上忙完以后就会犒劳自己大吃一顿,久而久之身高1米54的我体重一度飙到了140斤,出现了上下楼梯气喘吁吁的胸闷,体检报告也亮起了红灯,出现了中度脂肪肝、高血压。医生给我的健康建议是控制体重,说体重控制下来之后,这些指标也会降下来。
于是,我就开始关注我的体重。为了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我先后尝试了按摩、节食等方式,甚至还尝试过轻断食,效果很不理想,短时间内能够减下五、六斤,过后不久就会反弹回来,就出现了“越减越肥”。后来通过关注国家和省、市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号,通过了解这些科普文章,我发现减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儿,是通过建立健康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拥有健康身体,这是一个需要坚持一生的“事业”。
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健康减肥方法。首先在饮食方面,早餐是一定要吃的,不但要吃,还要营养丰富,我的早餐就是豆浆或者牛奶、水果、蔬菜、面包,午餐有肉有菜,搭配包子、面条、米饭等,晚餐就吃点蔬菜、喝点酸奶,晚上7点以后就不再进食了,少吃碳水化合物这样的食物,每餐保持在七分饱,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减肥、提高新陈代谢。
俗话说,减肥七分靠吃三分靠动,运动在减肥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退休以后就返聘回了学校,每天上下班走路,课间和学生一起做操、游戏,尽量让每天消耗的热量大于吃进去的热量。现在进入了秋季,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大好时节,每逢周末我会约上三五好友爬山赏秋、骑行郊游。
这样坚持了半年左右,我的体重慢慢降了下来,目前维持在110斤左右。减肥成功之后,我简直有点“脱胎换骨”的感觉,不但脂肪肝没有了,血压也稳定了,每天走起路来特别有劲,精神头也特别好,自信也回到了我的身上,大家都说我越来越年轻了。谢谢。
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寒露节气,早晚较凉,昼夜温差变化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请问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成因及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常听说高血压会遗传,这是真的吗?高血压可以治愈吗?谢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张宇辉
:
谢谢您的提问。高血压是一个以血压增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对于高血压的诊断,还是以在不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不同日的三次诊室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我们就诊断为高血压。但如果已经是高血压的患者,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在血压水平即使没有达到上述的数值,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诊断之后也要从三个方面去评估,一个是血压的水平,这是作为高血压的分级,还有高血压的病因,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高血压。另外,高血压有没有合并靶器官的损伤,以及临床并发症和合并症,这是用来对血压的分期。高血压有一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饮食,比如说高钠低钾以及高胆固醇、高脂饮食,还有维生素C的缺乏,另外超重和肥胖以及缺少运动也是高血压的一些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也是随着年龄患病率不断增加的一类疾病,还有一些社会的心理因素,比如说长期的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高血压。还有包括大气污染,还有一些高海拔地区,以及一些肿瘤药物也会引起血压增高。遗传因素方面,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高血压的发生。
得了高血压如何治疗,主要还是依据血压水平,以及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来给予综合的治疗。目前来看,对于血压水平,如果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g,这时候要立刻开启降压治疗。如果血压水平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我们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如果在中危以上的,也是需要尽快降压治疗,如果在低危,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同时要密切的监测血压变化。生活方式调整一般是一到三个月,如果在这个期间血压仍然不达标,还是要尽快启用降压治疗。目前对于血压在130-139mmHg,低压在85-99mmHg是作为正常高值,这部分患者也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如果是高危或者很高危,也需要及早启用降压治疗。所以高血压的治疗,总体来说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坚持要长期的治疗,不能够自行停药,长期治疗也是长期获益。
10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刚刚说到寒露时节气温变化大,流感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多,严重的也会转化为肺炎。请问流感和支原体肺炎应该如何区分?哪些人群在感染之后更容易加重为重症肺炎,应该如何防治?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每年的冬天来临,流感增加,同时呼吸道疾病也是整体在增加,比方说肺炎还有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复发。从病原和症状上来讲,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是不同的,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部分会加重导致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主要是高热常见,同时比如说嗓子疼、干咳多见,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到了肺炎以后也会有痰,这是流感的表现。有时候大家可能有体会,得个流感一发烧浑身酸疼、浑身不舒服。那么哪些人容易得呢?谁都可以得,青壮年也好、老年人也好、体弱的也好,所以叫人群普遍易感,和年龄没有明显关系,这是流感的情况。它的治疗需要服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目前也有一些比较有效的药物。支原体肺炎一般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成人和儿童都会得病,但是儿童会多见一些。支原体肺炎往往症状会表现得相对轻一些,也会有发热、干咳的情况,有的甚至没有明显加重的时候,症状还不明显,所以它和流感在症状这块儿是不一样。我们从临床上来看,儿童的发病相对成人会多见,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往往是要用抗生素,也就是抗细菌的药物,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常见细菌的一种病原体,我们把它叫非典型病原体,在临床上的治疗和流感不一样。
流感也好,支原体肺炎也好,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基础疾病,青壮年往往很容易好转,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结果。它的病程,比如说流感往往是7到10天,支原体肺炎是10到14天。流感的高危人群往往是老人、儿童,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有自身免疫疾病的,肿瘤化疗的,还有一些其他基础疾病,往往在流感季节比其他人容易得流感,这是这个情况。
有时候流感起来,可能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比方说咳嗽咳痰为主,但如果发现体温在升高,咳痰在增多,这时候我们要注意,它可能会到肺炎或者是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对一些老年人来讲,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一旦出现了流感相关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帮你甄别一下,你是普通的上呼吸道表现为主的流感,还是已经发展到下呼吸道出现肺炎。还有一些我们要注意的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他可能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者长期吃一些免疫抑制剂,这些人比其他人也容易得流感,应该更加注意。
第三个是妊娠期女性,如果说她患有流感相关的肺炎,容易增加早产或者胎儿死亡的风险,这个是要提醒大家注意。
流感来讲,预防最重要,大家知道流感疫苗是非常成熟的,所以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如果符合适应症的人群,应该及时去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刚才说的几类重点人群,如果说还没有能够接种疫苗,而且又和疑似的流感病人密切接触,建议大家在48小时以内一个是口服抗流感的药物,第二个是打流感疫苗,这是对这类人群的建议。支原体肺炎近几年也被大家所熟悉,它往往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有。近几年的发病率也是在升高,它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干咳,发烧、乏力、胸疼这些临床表现,这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是要注意的。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比方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心功能衰竭、慢阻肺等等,更是应该及早去就医。目前还没有针对支原体的疫苗,所以大家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呼吸道礼仪,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同时保持居室通风和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谢谢。
-END-
稿件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往期回顾